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心理医生手记(七十四)—— 适度怀旧不恋旧

 2022-08-08| 阅读次数:3736
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心理医生手记
心理医生手记(七十四)—— 适度怀旧不恋旧

采访时间:2022年8月1日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刘佳鸣

案例摘要:怀旧心理产生的原因、作用及过度怀旧的应对

 

有人在三星堆里热火朝天地挖土,有人在互联网上乐此不疲地“考古”。当看到青春与杀马特共存的校园晚会、画质感人却让我们每天准点守候的动画片、剧情离谱但让人狂掉眼泪的古早偶像剧,沉睡的回忆突然发动攻击,让人无限感慨。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父母辈总在缅怀曾经的艰苦岁月,70后怀念着那时的意气风发,80后会追忆曾经的似水年华,而90后、00后则希望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


怀旧心理的产生


“怀旧”最早起源于希腊语,是一个病理学用语,指包含沮丧、抑郁甚至自伤等情绪的“思乡病”。后来逐渐脱离医学范畴,融入社会。如今,“怀旧”已成为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和社会学现象,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


1.回避的防御机制: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怀旧隐含着人的退行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少年不知愁滋味”,而成年人却饱尝了生活的心酸苦楚,节奏快、压力大、对现实自我的不满足,让我们沮丧懊恼但常常无计可施,于是我们会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暂时回避现实,寻求心理上的安全保护。


2.对未完成情结的补偿: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既往情景,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会一直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等待弥合。但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往事已然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带着对过去未圆满完成事件的执念或遗憾,在回忆中一遍遍地重新体验或美化加工,以此补偿过去的不圆满。


怀旧心理的积极影响


在心理学中,怀旧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对于过去事物的偏好。看过的风景,遇到过的人,吃过的美食,经历过的事件或体验过的感情,都可以成为怀旧的对象。怀旧不仅可以唤醒我们内心珍藏的记忆,对促进心理健康也有很多积极作用。


自我感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人生经历重大转变的时刻,人们需要通过怀旧来找到定位,保持身份。对过去的回忆与感知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因此怀旧是自我感知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获得归属感:怀旧可以构建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并获得群体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多人怀旧的情境,也是个体与其他成员进行深入沟通、自我表露的过程,有利于拉近人际距离,发展亲密关系,提升自尊和社会归属感。


减压与内驱力:当我们对当下的生活感到焦虑、不满或迷茫时,会习惯于在确定而美好的回忆中舒缓压力、寻求力量。曾经我们努力奋斗,克服万难,如今我们也能不惧任何挑战。怀旧可以帮我们找到生活的目标与价值,重塑信心和希望。


避免过度怀旧


虽然怀旧心理对我们有很多积极意义,但也需要提高警惕。如果怀旧过度,总是沉浸在被我们大脑美化过的婆娑幻境中而不思进取,或执着于对曾经未完成事件的救赎而痛苦不堪甚至迷失自我,怀旧便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绊脚石。


1.避免过度对比:拒绝“要是当初……就好了”此类想法,避免将过去与现在割裂开来进行过度对比。也许回忆中的过去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但存在主义学者认为,当我们觉察到存在于这个世界时,往往伴随着焦虑,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具有激励的积极作用。存在主义支持人要活在当下,这一过程意味着个体要坦然接纳并积极掌握自己变化的过程,将过去视为一种礼物,从而为未来创造新的愿景。


2.感受自我:觉察自己的内部区域即内心世界,包括主观知觉、身体——情感状态(身体知觉和情感的混合);外部区域(行为、语言和动作)即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觉察力;中间区域(思维、记忆、幻想和期望),是一个内部与外部刺激之间斡旋者或协调员的角色。通过对自我的充分感受,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认知和情感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预策、计划和选择。


3.觉察真实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对自我能力衰退的恐惧、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很容易让我们深陷怀旧情绪中,以期望获得心理安慰、情感支持,以及对事物的掌控感与安全感。虽然人的本能是寻求舒适快乐的生活,但一直逃避现实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察觉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并创造条件做出行动或改变,重视此时此刻,在当下的时空里平复和疗愈。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悲喜交加,喜忧参半,一路走来都是风景。过去的事情已无法逆转,曾经的时光也无法倒流,而美好的未来却需要我们现在的努力。珍惜回忆中的那些美好与安宁,然后更勇敢地面对现在,更乐观地迎接未来,也许这才是怀旧的力量与意义。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常州市第九人民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9758号-1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免责声明  中环互联网常州网站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