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龙城清韵》—— 常州市金坛区:一张小卡片
又到了走访脱贫帮扶对象的日子,我和室里的小王约好,早早的就来的帮扶对象老王工作的地方,想早点了解老人最近的生活情况。
厂旁的房间门敞着,房间里的电视开着,老王却不在房间里。
应该没走远,我们正想着到厂里看看,迎面来了一位老人,步履沉稳。
不会是老王吧,我在心里嘀咕,这老人可不像生病的人。
近前一看,还真是老王。三月不见,老王气色更胜往昔。
老王今年70岁,患有心脏病,长年服药,是转隶前我室的脱贫结对对象,转隶后,我们在春节前来走访过一次,今天是第二次走访。
老王把我们让到房间里,又是倒茶,又是敬烟,我们急忙制止,请老人家坐定。
“老王,您现在身体还好吗?”
“还在吃药,每天都得吃,不能断。”
“药钱得多少?”
“每月四百多块。”
“吃得什么药,我们好看看吗?”
“当然可以。”
老王把窗台上一个小铁盒子打开,拿出药片给我们看。盒底的一张方方正正的小卡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那是什么,老王。”
“是原来你们的联系电话。”
老王边说边拿给我们看,那张小小的卡片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我室原来一位工作人员的名字和手机号码。
望着那张小卡片,我突然有些感动。老王竟然如此珍惜这张小小的卡片,那不过是一个名字和一个电话号码。可对老王来说,它承载着多少信任和希冀。它安安静静躺在老人的药盒里,天天都看得到,摸得着。
老王在厂里当门卫,老板承诺月薪1500元。
“不是每月都给,老板手长袖子短,但是有钱就会给,年前付足了去年一年的,都还了以前看病的钱。”老人说。
“现在还差人家多少钱?”
“还有6万块。坚持几年,还是能够还上的。”老王信心满满。
告别老王,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着那张卡片,想着老人对卡片的慎重与对生活的自信。
走访的意义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脱贫与否的数据统计,从某种意义上,它或许有了单独存在且不可或缺的价值。就如那张小小的卡片,它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座关于沟通与信任的桥梁,以致于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列车上,即使是最贫困的人口也能安然在自己的座位,共享美好未来。(杨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