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十五)——那些不得不说的再见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死亡存在的意义
采访时间:2021年4月2日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高婷叶
案例摘要:从心理学角度认识死亡存在的意义
令人焦灼的2020年终于成为过去,看似平凡往复的一年,却漫长的宛如一个世纪。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代表死亡的数字都在成倍攀升,每个人都被提醒死亡似乎距离自己没有那么遥远。
倩倩无缘无故地常常感到心慌、胸闷、头昏,说来就来,毫无征兆。但每次去尊龙凯时检查,医生总是说没什么问题。但心悸、胸闷的感觉又是那么真实,这样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一次发作时刚好在开车,差点引发交通事故。倩倩在尊龙凯时的各个科室间辗转,最后被推荐到心理科就诊。
高婷叶医生很快就从症状中观察到倩倩存在严重焦虑问题,她的焦虑与死亡恐惧有关,疫情下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
首先高医生向倩倩解释了焦虑如何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并采取放松技术,指导她在焦虑发作时自我放松。
高医生照例询问了倩倩关于死亡的经历与对死亡的看法。
倩倩的家庭很传统,对于死亡的话题十分忌讳,家庭成员们会相当默契地闭口不谈,回避这类话题。倩倩从小由爷爷奶奶教育长大,高中时,倩倩却意外成为了爷爷死亡的唯一见证者。
那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周末,爷爷让倩倩把家中的杂物收拾一下,但倩倩忙着和朋友聊天,敷衍了事,没有理会。过了一会儿,倩倩发现爷爷在沙发上“睡着”了,却怎么都叫不醒。倩倩轻轻触碰,才察觉爷爷已经去世了。那一刻,倩倩说自己完全懵了,恍恍惚惚,全然不知道那几日自己是怎么过的。后来倩倩回校上学,渐渐又恢复了往昔的生活。
高医生意识到,倩倩在高中时期第一次目睹了人生中重要亲人的去世,但这个过程并没能很好地处理,没有时间告别,没有处理好与逝者的关系,之后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悲伤,也没有人帮助倩倩应对,只能深埋于心底。直到疫情唤醒了倩倩身体对死亡恐惧的记忆,魔盒又被打开了。
同时,当时倩倩未能完成爷爷生前的心愿,自责、内疚充斥着她的内心,这件事成为了心中深埋着的一道心结。随着心理治疗逐渐的深入,倩倩一次次地表达自己、发泄情感、释放内心。
现代心理学揭示生与死是人生命的两种基本本能,死本能对于生本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死亡的存在有其自身的意义,死亡可以教会我们更好的活在当下,活在现实中。死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更有价值地创造与拥有生的时间。清晰生命的意义,坚定的生活与创造是对死亡最好的诠释!
刚过去的清明节,高医生建议倩倩好好与爷爷说一次再见,诉说出自己的悲伤、遗憾,也说说自己近来的烦恼或趣事。
有人说,哀悼有什么意义,又不能让人活过来?确实,哀悼的意义并不是让逝者复生,而是让生者真正面对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只有面对事实,才能真正恢复过来。其次,哀悼仪式对于还活着的人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珍视生命、活在当下。生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生活在新旧剧本的不断切换中,理智上,他们明白那个人早已不在了,但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切换到旧的剧本中,那个人仿佛还在身边,那种感觉如此真切。而哀悼这一过程就是让旧的剧本不再时时刻刻上演,是让生者将逝者放在回忆里一个适当的位置,然后在没有他的新剧本里继续生活。
清明后,倩倩再次来到了高医生的心理诊疗室,倩倩说她感觉好多了,症状也有所缓解,每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已经不再那么紧张、担心、害怕。对爷爷的去世仍然有遗憾,那道深埋的心结正在慢慢结开,更重要的是她已经准备好重新出发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死是晦气的,但避而不谈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尤其是孩子们,不免会对死亡产生好奇与恐惧。家长们该如何回答呢?是对着孩子呸呸呸,以晦气为由敷衍了事;还是编造了一个美好的托辞,不忍告诉真相。其实,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会感知到死亡的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小美人鱼为拯救王子化为泡沫……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更直接意识到死亡的存在。面对孩子们对死亡的种种困惑,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高医生建议,家长们要秉持开放、及时、接纳、诚实、明确的原则与孩子谈论死亡。开放——以开放的态度让孩子接触死亡,带着他一起哀悼;及时——当死亡发生时,尽快告知孩子,不要否认死亡的存在,更把它视作一次生命教育的机会;接纳——允许孩子表达悲伤,通过一些行为完成与逝者的关系;诚实——这一点极为重要,一次谎言可能需要上百次谎言来弥补;明确——尽量使用死亡、死了这类明确的字眼,诸如“睡着了”会让孩子和真实生活经验做不恰当的联想。
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处不在,生与死就如同硬币的两面。如何面对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向死而生,勇敢向前,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