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五十)——父母相爱,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采访时间:2022年1月13日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杨禄禄
案例摘要:关注夫妻关系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乐乐又动手打了同学,接到班主任电话的乐乐妈妈着急忙慌赶到学校,弯着腰不停给对方父母赔礼道歉,又拉着乐乐向老师保证不会再有下次,而乐乐只是面无表情地低着头,机械地重复着妈妈让他说的话。短短两个多月,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打过、骂过、好言相劝过,乐乐依然我行我素,妈妈彻底没了主意。
从“小天使”到“小恶魔”
乐乐今年8岁,正读小学二年级。最近除了总是控制不住和同学发生冲突之外,上课开小差、小动作多、考试粗心、作业拖拉等问题也频频发生。乐乐爸妈怀疑他得了多动症,于是把他带来杨禄禄医生的心理咨询室,希望得到专业帮助。
在沟通中杨医生了解到,如今总是惹是生非、让人头疼的乐乐,曾经却是父母老师都引以为傲的“小天使”,课堂表现好,在家很乖巧,从来不需要爸妈费心辅导作业,而所有的改变都发生在一次家庭矛盾之后。那天吃完晚饭,乐乐回到房间做作业,不一会儿客厅传来了爸妈的争吵声,开始只是妈妈在埋怨爸爸最近几年接连投资失败,爸爸耐心宽慰妈妈。可随着妈妈接二连三的埋怨,爸爸心烦意乱,最终也忍不住埋怨起妈妈来。针锋相对的俩人不断攻击着对方,肆意发泄的快意让彼此都失去了理智。从隐忍的争吵发展到咆哮嘶吼,客厅的东西被摔得七零八落。淹没在愤怒和委屈中的爸妈根本无暇顾及在房门口瑟瑟发抖的儿子。从那以后,乐乐仿佛被按下了“小恶魔”按钮,逐步出现了各种不良问题。
夫妻关系与专注力
乐乐妈妈似乎有些不理解,为何自己与丈夫的问题会对儿子的专注力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杨医生表示,近年来,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前来门诊咨询的家长数量节节攀升,大多数父母都以为这单纯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但在临床经验中发现,注意力问题大多只是表象,问题根源则在父母身上,孩子不过是充当了家庭矛盾的代言人。孩子年龄较小,还不会处理父母的矛盾,无法很好地调节自我焦虑、恐惧的情绪。而沉浸在不良情绪中的父母也容易忽视夫妻矛盾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只能无意识地通过各种小动作、各种搞破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或者缓解复杂情绪。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惹是生非等坏习惯。
专注力是注意力的一个品质,又叫注意力的集中性。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在智力活动中担任“组织者”和“维持者”的角色。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有:发育状况,如智力、气质;躯体水平,如睡眠、饮食营养和身体疾病;刺激物的新奇性、图文并茂;压力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教育方式,如对子女过度呵护顺从和控制、报过多培训班、家庭环境不和谐等。由此可见,孩子的专注力或多或少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夫妻关系正是家庭环境和谐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夫妻是一场浪漫的冒险
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自己也是一个孩子。只因为相爱就决定与彼此携手同行,也许是一场浪漫的冒险。当日常琐碎磨平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当生活的重担压碎了昔日的柔情蜜意,当下班回家面对的是一张同样疲惫麻木的脸,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结婚容易经营难,夫妻相处之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如何处理夫妻间的矛盾,杨医生给了如下建议:
1.有效沟通。彼此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共情能力与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及时沟通,真诚表达,增进夫妻间的理解与支持,减少互相指责的可能性,在源头上减少矛盾的产生。
2.解决问题。世界上没有“完美关系”。出现问题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与解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处理问题时不被执念所拘泥,不被情绪所绑架,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保护夫妻关系,也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3.反思自我。古人曰三省吾身。我们的情绪从何而来,是否经得起验证,是否存在固定模式,是否沟通过少,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反思像一面镜子,可以清清楚楚地映照出我们的不足与错误,让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一个温暖的童年是很多成年人对抗寒冷的底气。当孩子独自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父母相亲相爱、相互敬重、相互成全的幸福影像,将是他(她)受用无穷的财富,也是父母能给到他(她)最好的礼物。